2021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專業課指南
考試科目代碼:801 考試科目名稱:經濟學綜合
一、考試要求:
本課程考核的知識范圍包括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兩部分。側重于考核學生對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理論與實踐的前沿問題的掌握。本考試課程對考生的基本要求是:考生既要理解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又要掌握經濟學領域新動向和新成果,同時要具備運用一般經濟學理論分析現實經濟現象和問題的能力。
二、考試內容:
政治經濟學部分
第一章 商品和貨幣
第一節 商品的二因素
交換價值與價值的關系;使用價值與價值的關系
第二節 勞動的二重性
具體勞動與抽象勞動的關系;勞動二重性理論的意義
第三節 商品的價值量
簡單勞動、復雜勞動與價值量的關系;勞動生產率與價值量的關系
第四節 貨幣的起源、本質和職能
貨幣的本質;貨幣的職能;貨幣流通規律
第五節 價值規律
價值規律的主要內容;價值規律的主要作用
第二章 資本和剩余價值
第一節 貨幣轉化為資本
貨幣與資本的區別;貨幣轉化為資本的前提條件
第二節 剩余價值的生產過程
資本主義的勞動過程;資本主義的價值增殖過程
第三節 剩余價值生產的兩種基本方法
絕對剩余價值生產;相對剩余價值生產;剩余價值生產兩種基本方法之間的關系
第四節 資本主義的工資
資本主義工資的本質
第三章 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和經濟危機
第一節 社會總資本和社會總產品
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的核心問題;社會總產品的構成
第二節 資本主義簡單再生產的實現
資本主義簡單再生產的實現條件
第三節 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的實現
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的實現條件
第四節 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根源
第四章 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
第一節 利潤和利潤率
剩余價值與利潤的關系;剩余價值率與利潤率的關系
第二節 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
平均利潤的形成;生產價格與價值的關系
第三節 平均利潤率趨向下降的規律
平均利潤率趨向下降的原因
第五章 商業利潤、借貸利息和地租
第一節 商業資本和商業利潤
商業利潤的來源;商業資本的作用
第二節 借貸資本和利息
借貸資本的形成;借貸資本的特征
第三節 資本主義地租
級差地租的形成條件和原因;絕對地租的形成條件和原因;比較兩種基本地租的異同
第六章 經濟全球化和資本主義國際經濟關系
第一節 經濟全球化的形成及表現
經濟全球化的形成;經濟全球化的表現
第二節 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和矛盾
經濟全球化的影響;經濟全球化的矛盾
第三節 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的資本主義國際經濟關系
發達國家之間的經濟關系;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間的經濟關系;建立國際新秩序
西方經濟學部分
第一章 供求理論
第一節 需求理論
影響需求的因素;需求曲線;需求的變動與需求量的變動等
第二節 供給理論
影響供給的因素;供給曲線;供給的變動與供給量的變動等
第三節 均衡價格理論
均衡價格的形成及其變動;最高限價和最低限價。
第四節 彈性理論
需求彈性計算及影響因素;需求彈性和總收益的關系;
第二章 消費者選擇
第一節 邊際效用分析
邊際效用和總效用邊際效用的關系;邊際效用遞減定律。
第二節 無差異曲線分析
無差異曲線的特征;預算線;消費者均衡的條件;需求曲線的推導。
第三章 生產理論
第一節 一種可變生產要素的生產函數
總產量、平均產量和邊際產量的含義;一種可變要素的合理投入區域
第二節 兩種可變生產要素的最優組合
等產量線的特征;等成本線的含義;成本既定產量最大的兩種可變生產要素的最優組合
第四章 成本
第一節 短期成本
短期成本的分類;短期平均成本曲線呈U形的原因。
第二節 長期成本
長期平均成本曲線的形狀及原因。
第五章 完全競爭市場
第一節 利潤最大化的條件
廠商利潤最大化的條件
第二節 完全競爭廠商的需求曲線和收益曲線
完全競爭場廠商的需求曲線;完全競爭廠商的收益曲線
第三節 完全競爭廠商的均衡
完全競爭廠商的短期供給曲線的推導
第六章 不完全競爭市場
第一節 完全壟斷市場
完全壟斷廠商的需求曲線和收益曲線;價格歧視
第二節 壟斷競爭市場和寡頭壟斷的市場
第三節 市場的經濟效率
各種市場的經濟效率的比較
第七章 生產要素價格的決定
第一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完全競爭廠商使用生產要素的原則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供給
勞動的供給曲線向后彎曲的原因
第八章 市場失靈和微觀經濟政策
第一節 壟斷
壟斷導致社會低效率的原因。
第二節 外部性
外部性對經濟效率的影響及對策
第九章 國民收入核算
第一節 國內生產總值
國內生產總值的含義及其核算方法
第二節 國民收入中幾個重要概念及其相互關系
國民生產總值、國內生產凈值、國民收入、個人收入、個人可支配收入。
第十章 簡單國民收入決定理論
第一節 均衡產出
均衡產出的定義
第二節 凱恩斯的消費理論
消費函數;儲蓄函數
第三節 國民收入的決定
兩部門、三部門、四部門經濟中國民收入的決定
第四節 乘數理論
乘數產生的原因;各種乘數的定義及計算
第十一章 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一般均衡
第一節 投資的決定
投資與利率的關系
第二節 產品市場的均衡——IS曲線
IS曲線的推導過程及其移動
第三節 利率的決定
貨幣需求的動機
第四節 貨幣市場的均衡——LM曲線
LM曲線的推導過程及其移動
第五節 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共同均衡: IS-LM分析模型
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共同均衡時的收入和利率的決定
第六節 凱恩斯宏觀經濟學的基本理論框架
凱恩斯宏觀經濟學的基本理論要點
第十二章 宏觀經濟政策
第一節 財政政策
財政政策的含義及其工具;財政政策的效果分析
第二節 貨幣政策
貨幣政策含義及其主要工具;貨幣政策的效果分析
第三節 兩種政策的混合使用
第十三章 總需求-總供給模型
第一節 總需求
總需求曲線的推導過程
第二節 總供給曲線
總供給曲線的分類和政策含義
第十四章 失業與通貨膨脹
第一節 失業理論
失業的含義及分類;奧肯定律的內容
第二節 理解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的經濟效應
第三節 失業與通貨膨脹的關系
掌握菲利普斯曲線的推導、長短期菲利普斯曲線和附加預期的菲利普斯曲線的形態與政策含義
第十五章 經濟增長和經濟周期
第一節 經濟增長理論
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的含義;新古典經濟增長模型的基本內容
第二節 經濟周期理論
乘數—加速數模型
三、題型及比例
本課程分為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政治經濟學占50分,西方經濟學占100分。
其中:簡答題(60分)、論述題(40分)、綜合分析題(50分)
四、參考書目
高鴻業主編:《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第六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7月。
高鴻業主編:《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第六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7月。
張連城、馬方方主編:《政治經濟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3月版。
張型雙主編:《政治經濟學原理》,科學出版社,2010年8月。
原文標題:2021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專業課考試指南
考試科目代碼:801 考試科目名稱:經濟學綜合
一、考試要求:
本課程考核的知識范圍包括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兩部分。側重于考核學生對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理論與實踐的前沿問題的掌握。本考試課程對考生的基本要求是:考生既要理解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又要掌握經濟學領域新動向和新成果,同時要具備運用一般經濟學理論分析現實經濟現象和問題的能力。
二、考試內容:
政治經濟學部分
第一章 商品和貨幣
第一節 商品的二因素
交換價值與價值的關系;使用價值與價值的關系
第二節 勞動的二重性
具體勞動與抽象勞動的關系;勞動二重性理論的意義
第三節 商品的價值量
簡單勞動、復雜勞動與價值量的關系;勞動生產率與價值量的關系
第四節 貨幣的起源、本質和職能
貨幣的本質;貨幣的職能;貨幣流通規律
第五節 價值規律
價值規律的主要內容;價值規律的主要作用
第二章 資本和剩余價值
第一節 貨幣轉化為資本
貨幣與資本的區別;貨幣轉化為資本的前提條件
第二節 剩余價值的生產過程
資本主義的勞動過程;資本主義的價值增殖過程
第三節 剩余價值生產的兩種基本方法
絕對剩余價值生產;相對剩余價值生產;剩余價值生產兩種基本方法之間的關系
第四節 資本主義的工資
資本主義工資的本質
第三章 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和經濟危機
第一節 社會總資本和社會總產品
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的核心問題;社會總產品的構成
第二節 資本主義簡單再生產的實現
資本主義簡單再生產的實現條件
第三節 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的實現
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的實現條件
第四節 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根源
第四章 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
第一節 利潤和利潤率
剩余價值與利潤的關系;剩余價值率與利潤率的關系
第二節 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
平均利潤的形成;生產價格與價值的關系
第三節 平均利潤率趨向下降的規律
平均利潤率趨向下降的原因
第五章 商業利潤、借貸利息和地租
第一節 商業資本和商業利潤
商業利潤的來源;商業資本的作用
第二節 借貸資本和利息
借貸資本的形成;借貸資本的特征
第三節 資本主義地租
級差地租的形成條件和原因;絕對地租的形成條件和原因;比較兩種基本地租的異同
第六章 經濟全球化和資本主義國際經濟關系
第一節 經濟全球化的形成及表現
經濟全球化的形成;經濟全球化的表現
第二節 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和矛盾
經濟全球化的影響;經濟全球化的矛盾
第三節 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的資本主義國際經濟關系
發達國家之間的經濟關系;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間的經濟關系;建立國際新秩序
西方經濟學部分
第一章 供求理論
第一節 需求理論
影響需求的因素;需求曲線;需求的變動與需求量的變動等
第二節 供給理論
影響供給的因素;供給曲線;供給的變動與供給量的變動等
第三節 均衡價格理論
均衡價格的形成及其變動;最高限價和最低限價。
第四節 彈性理論
需求彈性計算及影響因素;需求彈性和總收益的關系;
第二章 消費者選擇
第一節 邊際效用分析
邊際效用和總效用邊際效用的關系;邊際效用遞減定律。
第二節 無差異曲線分析
無差異曲線的特征;預算線;消費者均衡的條件;需求曲線的推導。
第三章 生產理論
第一節 一種可變生產要素的生產函數
總產量、平均產量和邊際產量的含義;一種可變要素的合理投入區域
第二節 兩種可變生產要素的最優組合
等產量線的特征;等成本線的含義;成本既定產量最大的兩種可變生產要素的最優組合
第四章 成本
第一節 短期成本
短期成本的分類;短期平均成本曲線呈U形的原因。
第二節 長期成本
長期平均成本曲線的形狀及原因。
第五章 完全競爭市場
第一節 利潤最大化的條件
廠商利潤最大化的條件
第二節 完全競爭廠商的需求曲線和收益曲線
完全競爭場廠商的需求曲線;完全競爭廠商的收益曲線
第三節 完全競爭廠商的均衡
完全競爭廠商的短期供給曲線的推導
第六章 不完全競爭市場
第一節 完全壟斷市場
完全壟斷廠商的需求曲線和收益曲線;價格歧視
第二節 壟斷競爭市場和寡頭壟斷的市場
第三節 市場的經濟效率
各種市場的經濟效率的比較
第七章 生產要素價格的決定
第一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完全競爭廠商使用生產要素的原則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供給
勞動的供給曲線向后彎曲的原因
第八章 市場失靈和微觀經濟政策
第一節 壟斷
壟斷導致社會低效率的原因。
第二節 外部性
外部性對經濟效率的影響及對策
第九章 國民收入核算
第一節 國內生產總值
國內生產總值的含義及其核算方法
第二節 國民收入中幾個重要概念及其相互關系
國民生產總值、國內生產凈值、國民收入、個人收入、個人可支配收入。
第十章 簡單國民收入決定理論
第一節 均衡產出
均衡產出的定義
第二節 凱恩斯的消費理論
消費函數;儲蓄函數
第三節 國民收入的決定
兩部門、三部門、四部門經濟中國民收入的決定
第四節 乘數理論
乘數產生的原因;各種乘數的定義及計算
第十一章 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一般均衡
第一節 投資的決定
投資與利率的關系
第二節 產品市場的均衡——IS曲線
IS曲線的推導過程及其移動
第三節 利率的決定
貨幣需求的動機
第四節 貨幣市場的均衡——LM曲線
LM曲線的推導過程及其移動
第五節 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共同均衡: IS-LM分析模型
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共同均衡時的收入和利率的決定
第六節 凱恩斯宏觀經濟學的基本理論框架
凱恩斯宏觀經濟學的基本理論要點
第十二章 宏觀經濟政策
第一節 財政政策
財政政策的含義及其工具;財政政策的效果分析
第二節 貨幣政策
貨幣政策含義及其主要工具;貨幣政策的效果分析
第三節 兩種政策的混合使用
第十三章 總需求-總供給模型
第一節 總需求
總需求曲線的推導過程
第二節 總供給曲線
總供給曲線的分類和政策含義
第十四章 失業與通貨膨脹
第一節 失業理論
失業的含義及分類;奧肯定律的內容
第二節 理解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的經濟效應
第三節 失業與通貨膨脹的關系
掌握菲利普斯曲線的推導、長短期菲利普斯曲線和附加預期的菲利普斯曲線的形態與政策含義
第十五章 經濟增長和經濟周期
第一節 經濟增長理論
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的含義;新古典經濟增長模型的基本內容
第二節 經濟周期理論
乘數—加速數模型
三、題型及比例
本課程分為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政治經濟學占50分,西方經濟學占100分。
其中:簡答題(60分)、論述題(40分)、綜合分析題(50分)
四、參考書目
高鴻業主編:《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第六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7月。
高鴻業主編:《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第六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7月。
張連城、馬方方主編:《政治經濟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3月版。
張型雙主編:《政治經濟學原理》,科學出版社,2010年8月。
原文標題:2021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專業課考試指南
以上就是研線網小編整理“2021考研大綱:哈爾濱商業大學801經濟學綜合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大綱及參考書目”的全部內容,更多考研大綱信息,請持續關注研線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