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個周一,美股遭遇了“史詩級”的暴跌,三大股指跌幅均超過7%,其中道瓊斯指數大跌2000點,創下美股史上最大單日點數跌幅。而標普500指數更是在開盤后僅4分鐘就暴跌7%,觸發第一層美股熔斷機制,暫停交易15分鐘,這也是美股繼1997年后歷史上第二次觸發美股熔斷機制。
在美股熔斷的帶動下,全球股市普遍遭遇了“黑色星期一”,主要國家股市的跌幅大多超過了6%。
萬事皆有因果,導致美股暴跌的原因也有多種。從直接原因上來說,國際油價的突然“閃崩”是此次金融動蕩的“元兇”。由于主要產油國沙特在上周末打響原油價格戰,布倫特原油期貨周一大幅跳空低開,尾盤跌幅擴大至逾31%,創1991年美國在伊拉克發動戰爭以來最大跌幅。
從歷史上來看,油價的暴漲暴跌,往往容易引起全球性的金融恐慌。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在多個國家持續蔓延,對全球供應鏈和需求均造成沉重打擊,也引發了市場對未來經濟增長前景的擔憂。
但美股暴跌的根源,還在于美國經濟本身出了問題。這主要包括經濟增長動能不足、政策空間受限、前期市場估值偏高等。事實上,在股市長達十年繁榮期間,美國企業的投資卻并沒有獲得實質增長,反而大量涌入股市,這種“脫實就虛”的趨勢促成了股市的虛假繁榮。
與此同時,日益膨脹的政府債務也成為懸在經濟增長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而就在前幾天,美聯儲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標準區間下調50個基準點,這雖然是美聯儲自2008年以來的最大幅度降息,但似乎并未力挽狂瀾,反而引發市場對經濟衰退、需要靠更大刺激維持的擔憂。
此次包括美股熔斷在內的全球股災,會不會同樣引起中國股市的強烈“響應”,也是很多人關注的焦點。有的人說,由于存在著時間差,中國股市已經在周一“先跌為敬”了,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板指數跌幅分別達3.01%、4.09%、4.55%。但如果就此認為中國股市還會繼續跟風暴跌,恐怕理由并不充分。
事實上,今天(周二)國內股市能夠平穩開盤,就對此做出了回應。從基本面來看,中國股市也不存在著持續暴跌的理由。
毫無疑問,疫情對中國的經濟造成了嚴重影響。但從疫情發展的態勢來看,國內的疫情控制已經取得了明顯成效。
更為重要的是,為了支持更多的企業復工復產,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性政策并予以實施。這主要包括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降低企業用電、用氣成本;增加再貸款、再貼現額度5000億;為農民工返崗提供“點對點”直達運輸服務……
此外,大規模新基建項目的投資計劃也不斷出爐,各項穩經濟政策迅速落實。而隨著企業復工復產率迅速上升,無論是投資者信心還是消費者信心,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恢復。中國經濟的活力再次被激發出來,積極因素不斷積累,而中國經濟面對重大疫情沖擊的韌性也再次顯現出來。
從股票市場的表現來看,自春節后開市以來,中國股市大體平穩,并且在一段時間里呈現出穩中有升的趨勢,這得益于一系列強有力的恢復性和支持性政策措施提振了信心。
一方面,導致此次美股熔斷及全球股災的首要因素油價暴跌,對中國反而構成了利好——作為石油進口大國,油價的下跌將使國民經濟運行成本大大下降;另一方面,疫情風險在中國正在逐漸消退,國內復工復產正漸次開啟,這些積極因素都會傳導到中國資本市場層面。
所以總的來講,在全球股災和世界經濟不確定性進一步加強的背景下,中國經濟確實面臨了不少風險,但只要政策措施得力、各方善于借力,也能化危為機。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機構分析師還將中國資產作為此次全球股災的“避風港”,包括股票、債券和人民幣等,或將成為國外資本追捧的對象。而這,本也是個積極信號。
今天MBA時政熱點評論:“史詩級”美股熔斷,是否會引起中國股市的動蕩的內容就到這里啦,希望對2020MBA復試的考生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