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師范大學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自命題考試大綱
考試科目代碼:[346] 考試科目名稱:體育綜合
一、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試卷成績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30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試卷由試題和答題紙組成;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由考點提供)相應的位置上。
(三)試卷結構
綜合考試科目各部分內容所占分值為:
第一部分 學校體育學 150分
第二部分 運動生理學 150分
包括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根據各科需要,題型可能有小的調整。
二、考試目標
全日制攻讀體育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體育綜合科目,內容包括學校體育學和運動生理學等兩門學科基礎課程,要求考生系統掌握相關課程的基本知識、基礎理論和基本方法,并能運用相關理論和方法分析、解決體育領域中的實際問題。
三、考試范圍
第一部分 學校體育學
(一)學校體育總論
1.學校體育的含義
2.西方近代學校體育的發展特點
3.新中國學校體育的發展概況
(二)學校體育的結構、功能與目標
1.學校體育的結構
學前教育階段體育;初等教育階段體育;中等教育階段體育;高等教育階段體育
2.確定學校體育目標的理論依據
學校體育基本功能的含義;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與不同年齡階段
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含義;社會發展需要的含義;學校體育和國民體育發展需要的含義;學校體育環境和條件的含義
3.學校體育的效果目標
增強學生體質,增進學生健康的含義;傳授體育運動、衛生保
健、健康生活知識、運動技能和健身方法,使學生具有一定的體育文化素養的含義;培養對體育的興趣、習慣和能力,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的含義;促進學生個性全面發展,培養健全人格的含義;發展學生的運動才能,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術水平的含義
4.實現學校體育目標的組織形式
體育(與健康)課程;課外體育活動
(三)體育課程與體育教學
1.體育課程
體育課程的概念;體育課程的四個理解點
2.體育課程類型
體育課程的類型;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的含義;分科課程與綜合
課程的含義;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的含義;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的含義;直線式課程與螺旋式課程的含義;隱性課程與顯性課程的含義
3.體育課程改革趨勢
體育課程改革的趨勢
4.體育課程編制
體育課程目標的概念;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具體包括的內容
;體育課程內容;體育課程實施;體育課程評價
(四)體育教學目標
1.體育教學目標的概述
體育教學目標的概念;體育教學目標與體育教學指導思想、體育
教學目的之間的聯系及區分
2.體育教學目標的層次
學段體育教學目標的劃分及其之間的關系
3.大中小學體育教學目標
小學、初中、高中體育教學目標
(五)體育教學過程與原則
1.體育教學過程概述
體育教學過程的概念;體育教學系統的過程性要素;體育教學過
程的基本階段
2.體育教學過程的基本特點
體育教學過程的基本特點
3.體育教學過程中的交往
體育教學過程中交往的概念;體育教學過程中交往的特點;體育教學中師生互動的基本要素
4.體育教學原則體系
體育教學原則的含義;體育教學過程中應遵循的原則
(六)體育教學方法
1.體育教學方法概述
體育教學方法的概念;體育教學方法的分類
2.中小學常用體育教學方法及其基本要求
中小學常用體育教學方法
(七)體育教學的設計與實施
1.體育教學設計概述
體育教學設計的含義;體育教學設計的一般程序
2.體育教學的中觀教學設計
水平教學設計的含義;學期教學設計的含義;學期教學設計的步驟與方法
3.體育教學的單元教學設計
單元教學設計;單元教學設計的步驟與方法
4.體育課堂教學設計
體育課堂教學設計;體育課堂教學設計的注意事項
5.體育教學的實施
體育教學常規的含義;運用體育教學中隊列隊形的基本要求;體育教學中場地器材布置的注意事項;班級教學的基本形式;分組教學的基本形式;體育課密度;體育課運動負荷量度;體育課的總結
(八)課余體育概述
課余體育活動的特點
(九)學校體育管理
1.體育教師的地位與勞動特點
當代學校教育對體育教師地位的要求;體育教師的勞動特點
2.體育教師的類型特征
按不同學制劃分的體育教師類型特點;按不同成才特征劃分的體育教師類型特點
3.體育教師的基本條件與職責
體育教師應該具備哪些基本條件;體育教師的基本職責
4.體育教師的培養與培訓
體育教師的培養;體育教師的培訓;體育教師培養與培訓的發展趨勢
四、主要參考書目
1.潘紹偉等:《學校體育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版。
2. 周登嵩主編:《學校體育學》,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年。
第二部分 運動生理學
(一)緒論
1.運動生理學的概念
2.人體生理機能的調節
(二)肌肉的活動
1.肌肉的興奮與收縮
肌肉的收縮機制;骨骼肌收縮的形式及特點
2.骨骼肌纖維類型與運動
骨骼肌纖維的類型;運動員的肌纖維類型
(三)氧運輸系統
1.呼吸機能
呼吸的概念;呼吸運動類型;肺通氣機能的評價;長期運動對肺功能的影響;運動時的呼吸
2.血液
血液的功能;氧氣的血液運輸與氧離曲線的意義
3.血液循環功能
心臟泵血功能及其評價;動脈血壓成因及其影響因素;肌肉運動時血液循環功能的變化及調節;長期運動對心血管功能的影響;脈搏(心率)測定在運動實踐中的意義
4.運動中的氧供與氧耗
最大吸氧量概念;最大吸氧量的影響因素
(四)肌肉活動與物質能量代謝
1.肌肉活動與物質能量代謝的相關概念
糖代謝、運動能力與補糖;運動與脂肪代謝
2.腎臟在維持機體內環境穩態中的作用
3.運動與運動性蛋白尿
4.人體三個供能系統的特征
(五)運動技能的學習
1.運動技能的概念
2.運動技能形成的過程及體育教學訓練中應注意的問題
(六)肌肉活動的激素調節
1.激素概念及其生理作用
2.幾種主要激素的生物學作用
3.興奮劑概念及使用興奮劑的危害
(七)運動過程中人體機能變化的規律
1.賽前狀態與準備活動
2.極點與第二次呼吸
3.運動性疲勞概念及主要產生機制
4.運動性疲勞的判斷指標及方法
5.超量恢復的概念以及促進恢復的常用措施
(八)身體素質的生理學分析
1.身體素質概述及發展身體素質的意義
2.決定肌肉力量的生理學因素
3.肌肉力量訓練
4.無氧耐力及其訓練
(九)體育教學與課余運動訓練的生理學分析
1.安靜狀態下運動效果的生理學評定
2.定量負荷時運動效果的生理學評定
3.極量負荷時運動效果的生理學評定
(十)兒童少年與體育運動
1.兒童少年解剖生理特點與運動
2.兒童少年的運動特點
四、主要參考書目
1.《體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資格全國聯考考試大綱及指南》,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4版。
2.鄧樹勛主編:《運動生理學》,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二版。
3.《運動生理學》,“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配套教材,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教育專業主干課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3版。